跳至正文

文学奖特报 |“第四届创世纪文学奖”揭晓!

“第四届创世纪文学奖”

结果揭晓!

2025-awards-mobile_SC

由创世纪文字培训书苑(简称创文)主办的第四届创世纪文学奖“文字出航”征文大赛结果已经揭晓。在18件得奖作品中,有2位参赛者同时得到两个奖项。散文、圣经故事及短篇小说三个奖项的首奖得主分别来自中国台湾、北美与中国大陆。另外,本届得奖名单与第三届得奖者有4位重叠,与第二届得奖者3位重叠,可见江山代有才人出。18个奖项里,来自台湾的作者有4位。创文学生拿下6个奖状,显示创文多年来培育文字工人的努力正开花结果。

以“深耕信仰文化,发掘优秀作品,提升信徒写作”为宗旨的第四届创世纪文学奖,在历经四个月公平严谨的评审后,从325件作品中分别选出3首奖、3优秀奖及12佳作,共18件获奖作品。204位参赛者来自中国大陆、台湾、香港,马来西亚、美加、澳洲、英国、德国、泰国、柬埔寨等世界各地,证明文学奖口碑已获得全球华人基督徒肯定。评审流程中,所有作品皆密封编号,统一格式,不具名。经过初审、复审和决审29位评审的评定,每审三轮投票,最后推荐讨论得出决选得奖名单,过程公平、严谨。本届征奖包括“圣经故事”“散文”以及“短篇小说”奖三大奖项,总奖金额达21,500美金。

“在这个时代,文字如洪水泛滥,但我们真正缺乏的,是沉静、深刻的属灵文字,去喂养这荒漠时代中一颗颗饥渴的心。”创文主任莫非在9月27日(亚洲时间)的在线颁奖典礼上表示,现代科技虽然使文字的产生更快速、便捷,但往往削弱了人们独自思考、与灵魂对话的过程。莫非指出这正提醒基督徒文字人,更要守住“真诚”——“那是属灵创作最珍贵的核心。因为唯有真诚的文字,才能真正触及人心,成为灵魂的粮食”。

莫非说这届文学奖收到的参赛作品,整体读下来,题材比往年更多元,也更真实与丰富,“像一片荒原忽然绽放出的繁花”。她说可以看到基督徒作者更敢放开笔触,勇于探索不同题材,为信仰文学开发出新的纵深与广度。

散文作品中有写抑郁、病痛的,也有宣教见证;有人以自然景象比喻内在灵性历程,也有不少以家庭亲情为主的文章,“篇篇读来都令人眼前一亮”。

短篇小说特别与现实接近。有女性直面童年被猥亵的创伤,有师母因家暴出走背后的无声呐喊,有爷爷与自闭症孙子的细碎温情,也有美国当代教会因政治立场分歧而分裂的现实,写出复杂人性与信仰的交界。

圣经故事的书写里有经典的重现与想象——包括亚伯拉罕献祭以撒、摩西诞生;有边缘人物的故事——失明者、受害女性(他玛)、摩西的母亲,以及迦拿婚宴上目睹水变酒的小仆人……

香港“汤清基督教文艺奖”得主、资深文字工作者,连续四届参与圣经故事评审的程亦君老师代表评审发言时,以“一个创作者要如何走得更远”为题,引用香港时代论坛邓绍光先生的文章《路是人走出来的——省思香港华人教会事工》中的文字:“身为华人基督徒,我们能准确、细致地勾画这个时代的面貌,深刻地突显这个时代的精神吗?我们能在历史中,与神同一步调,引领人走上神心意所向之路吗?”

程亦君说写作是一种“生命的搏斗”。身为全职传道人的她,生活被现实与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拉扯,但是无论得时与不得时,从年轻到现在64岁,她在人生的每个阶段,心里面都有一股写作的欲望,“那是一种上帝对我的呼召,就像一把燃烧的火焰,使我不得不说,不得不写!”

她鼓励基督徒要不断书写与争取持续发表的机会,“因为基督徒写作者要在世俗的文化中逆势突围,一定要靠创作与说故事的力量”;其次,她相信书写与创作,是一种翻转社会的草根运动,“而且这种运动是靠着一点一滴的力量,来改变人们的成见”。

圣经故事参赛者必须从圣经里取一人物,以符合圣经真理,兼具文学性的方式写故事。六名得奖者来自北美、欧洲、澳洲,中国大陆及台湾。得奖作品为:首奖《祭》(方激,美国新),优胜奖《所望》(王婕,德国),佳作奖《看见》(张佳南,中国大陆),《手中的针线》(曾一平,澳洲),《回家》(庄小霈,台湾),《以你的名字》(刘颂恩,台湾)。

此次在众多优秀作品中脱颖而出、荣获首奖的方激来自美东的新泽西州。他是一名癌症放射治疗医学物理剂量师。具有理工背景、自幼热爱文学的他,从未受过任何正式文字训练。2023年夏季,偶然结识创文,自此点燃心中写作的热情,重新思考是否在文学写作上更多被神使用。首度参加文学奖征文,他便以旧约亚伯拉罕献祭的故事《祭》拿下首奖。

“在一个信奉自己,高举个人的年代中,我希望从一个父亲的角度更深地理解‘信心之父’对上帝的全然信靠。而以儿子的第一人称视角去重述与丰富这个经典的圣经故事,除了有布局谋篇的考量,我还有一个更深的祈祷——我是否也愿意将自己当作活祭,献在主的坛前?”

圣经故事决审评审刘幸枝老师表示,首奖作品《祭》犹如现代化的“读经写作”。“透过第一人称的有限视角、丰富的感官细节,以及兼具文学与电影感的叙事手法,它让熟悉的经文焕发新生,带给读者心灵与感官的全新体验。”

散文奖得奖名单为:首奖《海边的少年》(黄明瑞,台湾),优胜奖《夜行荒原》(方激,美国),佳作奖《窗前》(殷丽群,英国),《温差》(郭翠,中国大陆),《你好,抑郁君》(李小雪,中国大陆),《我在这里》(曾一平,澳洲)。

荣获散文首奖的黄明瑞是来自台湾的“卧底地产界的作文老师”。他说当他在人生中载浮载沉的时候,“上帝用文字当我的浮木,拯救我,喂养我,造就我一家。愿我成为上帝的器皿,为祂得人如得鱼,一切荣耀都归给祂。”

散文决审评审李宜涯老师在推荐评语中指出,此次进入决审的三篇文章都很优秀,但若真要分出首奖、优胜奖和佳作,她会以文章“带给读者什么样的心灵震撼和反思为主要的评审依据”。

首奖作品《海边的少年》作者从旁观角度以四个层次缓缓带出少年信仰的天路历程。评审认为这是一篇质朴却动人心弦的散文,而且作者充分诠释文字,也能搅动灵魂。

“没有瑰丽的辞藻,没有绚烂的技巧,更没有直白的宣教,但却能让人震撼和得到救赎:原来,我不是祭品,我不是被弃的那个。而这也是许多基督徒长久以来埋在心中,却不敢直言的疑问。”

以散文作品《夜行荒原》获优胜奖的方激,同时在圣经故事奖项中拿下首奖。他说2023年对他与全家人而言是充满挑战与考验的一年。借着不断地读经、祷告,也借着回忆、书写,他整理了自己纷乱的脚步与繁杂的思绪。这次得奖的散文作品即是二十年前求职时的一段特别经历,让他重新认真思考上帝多年来奇妙的预备与带领,让他在迷茫中辨明方向,也坚定信心。

短篇小说奖得奖名单为:首奖《消失的蔷薇》(王敏,中国大陆),优胜奖《双生浮皮相》(田望山,美国),佳作《重庆圣剧》(关守望,中国大陆),《如主夜行》(郑委晋,台湾),《嘘》(张会利,中国大陆),《奶牛福安》(郭为,中国大陆)。

此次以《消失的蔷薇》获得首奖的斯朵(本名王敏)是创文学生。她热爱音乐、写作和大自然。曾获全球华人雅歌文艺奖,出版过长篇小说《白日的光辉,夜晚的灯笼》。她曾连续参加三届文学奖,今年是首次获奖。

《消失的蔷薇》讲述的是一个师母消失出走的故事。小说评审决审施玮老师表示,作品在表层故事中,呈现的是一桩家庭与教会失踪事件;而在深层语意上,故事揭开了性别压迫、宗教权力与家庭暴力交织的复杂现实。“小说不仅具有现实关怀的锐度,同时在艺术表现上也展现出沉稳而克制的美学追求。没有过度煽情,情绪表达相对准确而克制,给读者留有足够的共情和想象的发展空间。”

此次文学奖征文除了方激双喜临门之外,来自澳洲雪梨的曾一平也以《我在这里》及《手中的针线》获得散文与圣经故事佳作奖。去年的圣经故事首奖得主张佳南,今年也以作品《看见》获选佳作奖。

创文主任莫非表示,创文举办文学奖的意义,除了“深耕信仰文化,发掘优秀作品,提升信徒创作”外,更盼透过文艺批评推动整个基督教文学的发展。因此每一届文学奖复审与决审阶段,针对作品内容、主题、风格、意义与作者意图等所有的讨论都被记录下来,而透过文学奖网站、微信、脸书等媒介,与所有写作者分享。

创文期盼秉持文字异象的初衷,继续推动全民阅读及全民书写,改善教会的文化土壤,为神国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,酝酿更成熟的文学创作。莫非邀请对神国文字事工有负担的海内外华人基督徒一同参与,携手投资天国文字人才。

获奖名单

圣经故事奖

首奖:方激

参赛作品:《祭》

获奖奖金:3200美元

 

作者简介:

癌症放射治疗医学物理剂量师,现居美国新泽西州,与妻子共同养育两个可爱的女儿。信主多年,蒙神的恩典与不弃,在教会中参与了多方面的服事。愿意在信仰上继续不断地追求长进,作一个荣神益人的基督徒。

理工背景,虽自幼热爱文学,却从未受过任何正式的文字训练。信主后,偶有机会参与教会或福音机构的文字事工,多为英文校译。2023年夏季,偶然结识“创文”。当时,我已经远离中文写作十余载。感谢主,“创文”优秀的装备课程让我心中对写作的热情被重新点燃,更催促我不断思考,自己今后应该如何在文学与写作上更多、更好地为主所用。

对我而言,参与本次比赛并得到决赛入围的肯定,是极大的鼓舞与鞭策。感谢“创文”,更愿一切荣耀归于神!

优胜奖:王婕(小沙)

参赛作品:《所望》

获奖奖金:1600美元

 

作者简介:

家庭主妇,生于江西,旅居欧洲,育有三个男孩。40岁开始重新学习阅读和写作,遇见良师益友,被引导,被温暖,被点亮。

佳作奖:张佳南

参赛作品:《看见》

获奖奖金:800美元

作者简介:

90后,河北人,从事特殊教育多年,业余网文作者。

佳作奖:曾一平(艾苓子)

参赛作品:《手中的针线》

获奖奖金:800美元

作者简介:

生于台北,长于台北,现居澳洲雪梨。

毕业于创欣神学院,硕士,现于圣山台福教会聚会。曾任台北静修女中教师、辅仁大学兼任讲师,以及台湾与澳洲Alcatel软件工程师;现为澳洲移民局福利部口译员,同时担任新南威尔士州美术馆导览员、创文工作坊与果子读书会同工。

喜爱艺术、摄影、旅游、阅读与写作。自许为“创文的一粒果子”。

人生上半场,走过跌宕起伏的生命风景,上帝让我将自己的故事,以及那些“擦肩而过”之人的经历,珍藏在记忆的盒子里。

人生下半场,上帝先以神学与艺术装备我,随后引领我进入创文的文字花园,让我体会文字事奉的精神,也给我不断练笔的机会。

盼望能与朋友们一同分享对艺术与大地的悸动,共同赞叹上帝创造的奇美。

佳作奖:庄小霈(庄雨恩)

参赛作品:《回家》

获奖奖金:800美元

作者简介:

定居在台北,有囤书癖好的小女子。

渴望有一天能写出如《小屋》在痛苦中拥抱盼望、带人认识上帝恩典良善信实的小说。

虽然从小作文被老师拿来当错误的经典模板,对写作没自信;可是我相信,若故事是来自神给我的感动,我只要顺服地敲下文字,主必会带领我享受写作的过程。不论我手上的银子是5000两还是1000两,我都忠心地摆上。

佳作奖:刘颂恩(流荪)

参赛作品:《以你的名字》

获奖奖金:800美元

作者简介:

来自小小多山的岛屿。

有两个优秀的外甥,一个亲爱的外甥女,还有两个如今仍愿意牵我的手、坐在我膝上的可爱小侄儿。

短篇小说奖

首奖:王敏(斯朵)

参赛作品:《消失的蔷薇》

获奖奖金:3200美元

作者简介:

女,原名王敏,1979年生于湖南桃源乡村,1999年受洗归入基督耶稣。热爱音乐、写作和大自然。2016年加入创文大家庭。曾获全球华人雅歌文艺奖,出版长篇小说《白日的光辉,夜晚的灯笼》。现居洞庭之滨,一手服事,一手写作。度此一生并非只漫步田园,我还有话要为神说。

优胜奖:田望山

参赛作品:《双生浮皮相》

获奖奖金:1600美元

作者简介:

有时候总觉得要介绍自己是有点虚的事,要从哪个角度陈述呢?我是某人的女儿、某人的妻子,却未能成为任何人的母亲;是某公司的前员工,也曾是某地的居民。由地域出发,我是在中国香港出生,是成长于还未易名的港英政府年代。后来随着移民潮溜到加拿大读中学,再漂到美国东岸读大学,再荡回美国西岸从事和数字有关的工作。后来信了主耶稣,终于得到了身份上的认同,还可以成为天国公民。祈愿每位创文的读者朋友也可以接受耶稣,获得人生中最完美的身份及位置。

田望山是我的第一个笔名,因为写作的人是在一个个格子上填充,感觉好像在田间耕作文字。望山,是因为要提醒自己:“我要向山举目,我的帮助从何而来?我的帮助从造天地的耶和华而来。”

佳作奖:关守望(井蛙)

参赛作品:《重庆圣剧》

获奖奖金:800美元 

作者简介:

2005年生人,笔名井蛙,就读于教会学校。我自身很喜欢文学,喜欢写作,也写诗歌。但在一段时间里,我经常想,汉语文学中似乎缺少一种真正的、带有灵性的文学作品。这让我失落了很久,也不敢走上“基督教文学”创作之路。但机缘巧合下拜读了施玮老师的《叛教者》,从此,就一直很想创作“基督教文学”,只是由于种种原因迟迟无法动笔,一直耽搁。

直到后来,随手翻阅一本书,书名已记不清楚,但里面一个片段令我记忆犹新。它讲述了那位作者有一次去俄罗斯的教堂,他发现很多人在排着长队受洗,就很震惊地说:“我以为基督教已经从俄罗斯失落了!”这时有一个在队列中的人回答他说:“只要我们的书店里还有陀思妥耶夫斯基与托尔斯泰的书,基督教就永远不会从这片土地上消失!”这让我十分感动——我的心仿佛被开启了,这些话在我脑海里萦绕不去:中国需要本土化的、有信仰的文学。

佳作奖:郑委晋

参赛作品:《如主夜行》

获奖奖金:800美元

作者简介:

创作者。创作文学:现代诗、散文、小说、戏剧,还有不和律的古体诗。

佳作奖:张会利(云禾)

参赛作品:《嘘!》

获奖奖金:800美元

作者简介:

两个孩子的妈妈,中学老师。热爱读书与骑行:穿梭于文字与街巷,总能发现深藏于生命与世界的热情与美好。曾因他人的文字而热爱生活,也愿自己的笔能给他人带来祝福。

佳作奖:郭为(郭勇)

参赛作品:《奶牛福安》

获奖奖金:800美元

作者简介:

郭为(发布获奖信息想用一个纪念母亲的笔名:郭勇):传道人、文字人。文字见于数家信仰媒体。10年前,深受莫非老师《在永世里抛掷一个身影》一书的影响,开始回应文字的呼召。近年尝试小说、散文等文体创作。

过去,伦勃朗、米开朗基罗、陀思妥耶夫斯基等创作大师,都毫不羞耻地谈论上帝。他们用绘画、雕塑、文学、戏剧、视觉艺术,赞美祂的名。在越来越世俗的时代,世界却排斥艺术作品中的信仰元素。这是神对每位文字人的挑战和呼召。神喜悦我们用文字来荣耀祂,愿将自己献上,成为这场特殊的属灵战争的先锋兵。

有呼召就有热情,有热情的写作,不是苦差事,而是有一种“当我写作时,我能感受到主的喜悦”的感动。这份热情和感动,将持续燃亮我写作服事的灵焰。

散文奖

首奖:黄明瑞

参赛作品:《海边的少年》

获奖奖金:2200美元

作者简介:

李奥创意工作室李奥自然写作负责人/中原大学宗研所校友/湾里长老教会会友

优胜奖:方激

参赛作品:《夜行荒原》

获奖奖金:1100美元

作者简介:

癌症放射治疗医学物理剂量师,现居美国新泽西州,与妻子共同养育两个可爱的女儿。信主多年,蒙神的恩典与不弃,在教会中参与了多方面的服事。愿意在信仰上继续不断地追求长进,作一个荣神益人的基督徒。

理工背景,虽自幼热爱文学,却从未受过任何正式的文字训练。信主后,偶有机会参与教会或福音机构的文字事工,多为英文校译。2023年夏季,偶然结识“创文”。当时,我已经远离中文写作十余载。感谢主,“创文”优秀的装备课程让我心中对写作的热情被重新点燃,更催促我不断思考,自己今后应该如何在文学与写作上更多、更好地为主所用。

对我而言,参与本次比赛并得到决赛入围的肯定,是极大的鼓舞与鞭策。感谢“创文”,更愿一切荣耀归于神!

佳作奖:殷丽群(傲洁)

参赛作品:《窗前》

获奖奖金:550美元

作者简介:

写作是少年信主的人生召命,长居国外育儿持家搁笔廿载,六年前终于勇敢跨出“归零之旅”,拾回失丧良久的方块字,孜孜练笔书写。我能阅读的华文书少之又少,加上家事杂务缠身,没太多属于自己的时间;每天早起晨跪,求上帝握住我这支荒废的笔,领我到能用之处,让圣灵的能力借着我流出。

几年下来的写作、投稿与发表,我跌倒、站起,之后又跌倒,再奋力站起;每刊出一篇文章,完成一趟“归零之旅”,另一趟“归零之旅”即马上展开。认清自己无德无才,时刻在“归零的谦卑”里服事上帝,是圣灵内住我生命的神圣作为啊!

归零途上不经不觉间,陆续产出文章;感恩天父赐我真诚同行的友伴,使我跌跌撞撞走到如今。我自觉是残障组盲人选手,被上帝抓到健全组的赛场,幸有圣灵保惠师一路陪跑,我是随祂指示亦步亦趋跟着,一路写回天家去。

佳作奖:郭翠(林锋)

参赛作品:《温差》

获奖奖金:550美元

作者简介:

希望成为一个敏锐而独特的作家。

佳作奖:李小雪(细雪)

参赛作品:《你好,抑郁君》

获奖奖金:550美元

作者简介:

闽南人,现居杭州,和先生2019年结婚,育有一儿一女。

曾经,写作是精致的化妆品,一定要上得了台面才拿得出手。如今,写作更像是素颜霜,在平凡的生活里,成为修整生命的方式。

虽然,生活依然穿梭在戴围裙的日子里,然而,开始慢慢穿上标明女人身份的高跟鞋,跳一支踏着优雅步伐的舞蹈。这支舞的观众,不再是别人,而是在人生中从未缺席,一直深情注视的祂!

自从2016年认识创文后,打开了文字侍奉的视野,不但生命被牧养、建造,而且找到了创作的归属感。那些尚未开垦的文学种子,正在农夫辛勤的耕种下,一步步松土,浸润在肥沃的土壤里。

我深信走在一条美好的路上,深深感恩良朋密友一路同行,期盼与每一位创文家人携手,书写永恒的故事!

佳作奖:曾一平(艾苓子)

参赛作品:《我在这里》

获奖奖金:550美元

作者简介:

生于台北,长于台北,现居澳洲雪梨。

毕业于创欣神学院,硕士,现于圣山台福教会聚会。曾任台北静修女中教师、辅仁大学兼任讲师,以及台湾与澳洲Alcatel软件工程师。现为澳洲移民局福利部口译员,同时担任新南威尔士州美术馆导览员、创文工作坊与果子读书会同工。

喜爱艺术、摄影、旅游、阅读与写作。自许为“创文的一粒果子”。

人生上半场,走过跌宕起伏的生命风景,上帝让我将自己的故事,以及那些“擦肩而过”之人的经历,珍藏在记忆的盒子里。

人生下半场,上帝先以神学与艺术装备我,随后引领我进入创文的文字花园,让我体会文字事奉的精神,也给我不断练笔的机会。

盼望能与朋友们一同分享对艺术与大地的悸动,共同赞叹上帝创造的奇美。

文学奖详细记录请查看网站:

https://gwcontest.org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