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小说专刊
- 10/14/2025
那一年,我爱上一个灵魂
作者:柳暗花明
“李芸不知道自己对张林的感情是出于异性之间的吸引,还是超越了世俗的爱情,单纯为了一个崇高的使命而怜恤他。”小说照见你我,一起来读吧。
李芸不知道自己对张林的感情到底是出于异性之间的吸引,还是自己能够超越世俗的爱情,单纯为了一个崇高的使命而怜恤他的灵魂。
要知道,他们各自都有家庭,如果想从对方那里得到一点点爱情,总有一丝丝偷的罪恶感。
01
张林是标准的“三高”人群——高学历、高颜值、高收入,从小生活在一线城市,还有出国进修的丰富经历,然而人到中年也迎来了人生的转折点。
他从熟悉的行业退出,在朋友的介绍下来到一家初创企业担任总经理。为了节约成本,公司的地址选择在了城市的远郊小镇。
张林觉得自己的事业走到了低谷,从一线大都市来到这个贫瘠的小镇,他不认为自己会遇到什么贵人。或许这次又被妻子的话说中——“你就是运气不好”。
结婚十多年,他已经习惯被物质条件优于自己的妻子否定,尽管两人的结合有爱情,但是婚姻与爱情不同。
李芸结婚十多年,夫妻相敬如宾,如同左手摸右手;但是左手在吃东西,右手在看手机,如今他们的婚姻就是这样互不干涉,但总归是一体。
她的生活很简单。老公上班,时常出差,李芸有更多精力照顾孩子,还有就是去教堂服事。转眼她在这个小教堂五年多了。
因为换工作,李芸恰巧来到张林所在的公司担任财务,他们就这样成为了同事。在一间办公室,同一个四人工位,他们抬起头时能够看到对方。
李芸对信仰敬畏,非常好奇什么是圣灵的带领。因为教会的人对她都很热情,她又有服事,更多时候她觉得自己是被推着向前,但是从未经历过那股神秘力量的带领,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经历,会以怎样的方式经历。
张林对李芸的简历马虎地看了一眼,他阅人无数,简历并不重要。当李芸坐在张林对面时,张林内心是踏实的,她给人一种朴实稳重的安静感,于是录用了李芸。
李芸看着张林,他穿着利索,竖起的T恤衫领子,显得他特别高冷,看着比自己年龄小,后来才知道他们是同一年的。
其实张林并不那么高冷,他会和办公室的同事们一起走路到食堂吃大锅饭,边走边聊,话题时常逗得大家哈哈大笑。
一次闲聊时张林提到“上帝的视角”,这让李芸开始注意这位同龄的领导。
02
一天在公司吃午饭时,张林偶然提到自己患病的父亲。老人是退休教师,因为张林母亲患疾病突然离世,他的身体一落千丈,几年前确诊肺癌。
张林说自己多挣钱就是为了能给父亲买昂贵的药物,提高父亲的生活质量。
李芸坐在张林的斜对面,听他轻描淡写地说着,内心激起莫名的感动。
李芸打开张林的朋友圈,看到微信背景是一张凌晨城市街道的照片,天刚蒙蒙亮,街道上有微弱的灯光,路上没有一个行人,画面空旷而凄凉。
他的微信头像下面标记着:2016年9月29日凌晨4点30分。
后来证实那是张林母亲去世的时间。李芸想起自己同样年迈的父母,一种共鸣在心中升起,眼眶顿时有些湿润。
那天之后,她的心思在更新变化着。她每当有机会与他相处时,总有一股压抑不住的感动要说出来。
她想告诉他“人不止有今生,更有永生”,这句话总在她心中升腾。
公司刚起步,张林把自己的车提供给公司使用。有时候张林需要跟着财务一起出去处理事情。
一次张林开着车,李芸坐在后面。想起他病痛中的父亲,那股无形的力量在催促她说话,不善言谈的她竟然说了一些关于上帝的事情。性格孤傲的张林竟然没有反感,但是他还是坚定地说:
“我相信凡事靠自己,相信因果。”
李芸没有反驳,论口才,张林不知要甩她几条街。
03
他们开始闲聊,天文地理,张林都能侃侃而谈,李芸坐在后面静静地听着。
每次单独相处的时间都很短暂,李芸曾觉得来日方长,以后有机会再慢慢和他聊信仰和救恩,然而那股力量总在催促她。
这是她从来没有体会过的急促感,特别是当他们有机会单独相处时,有些话竟然从李芸嘴里蹦出来。她觉得并不是自己在说话。
李芸总感觉自己被一股力量推动着,为什么会感觉时间如此紧迫?
一天张林工作时突然接到医生的电话,李芸听见他说:
“您是说已经全身扩散了吗?……”
张林开始为父亲的病奔波,不知道哪个大夫告诉他几百公里外的医院有一种特效药,他连夜赶往为父亲买药。
听说张老师有两三次半夜突然不舒服,直接打120到医院,好在抢救及时,挽回了生命。然而生命什么时候会突然停止,谁也不知道。
这些事情李芸断断续续地都听说了,她开始默默为老人祈祷。
有时候她分不清自己是出于怜悯那位老人,还是出于关心张林。当两种感觉交织在一起时,总有一些矛盾在内心争战。
04
一次办完公司的事情可以直接回家,李芸为了能够和他多聊一会儿,直接把目的地改成和他顺路的方向。那个方向也是去教堂的方向。
她知道牧师在教堂,她邀请张林去一次教堂,为了给他父亲祝福,为了让他相信。
张林没有直接拒绝,而是和她聊起自己中学时的一段记忆。那年平安夜他去教堂看热闹,他说当时一个男的说只要他愿意听一次讲道,就给他10块钱。
他当时没什么钱,也没有被10块钱打动,反而气势汹汹地对那个人说:“我现在给你10块钱,你立刻在我眼前消失!”
李芸听得哈哈大笑。
张林苦笑了一声,然后接着说,三年前他的岳父和母亲先后去世,他说殡仪馆的人都快认识他了。
母亲去世后他曾去过教堂,那时他独自一人出国散心,漫无目的地走在大街上,后来就走进了一间小教堂。
当时不是礼拜天,教堂里面没有什么人,很安静。牧师正好遇见他,还夸奖他虔诚,他接着苦笑着说。
李芸静静地听着,可以感觉到张林在母亲去世后心里的无助和悲伤。
想起张林的父亲目前还在生死之间,更在天堂和地狱之间,李芸心里不禁一阵焦急。
眼看教堂快到了,张林推辞说还要去见客户,没有时间去教堂。
李芸不想强迫他,车子停下来的瞬间,她在后面看着他有些忧伤的样子,内心竟然有一股难以压制的感动。她鼓起勇气对他说:“我给你父亲做一个祝福祷告吧,只要几分钟,不会耽误你时间的。”
她说完心里怦怦地跳,等着他接受或者拒绝。
他竟然答应了。
这是李芸第一次当面给人祷告,两种矛盾的情感依然在争战,但是更强的力量告诉她:突破自己,就在此时此刻!她为他,为他的家人恳切祈求:
“慈爱的天父,我们感谢你,赞美你,因你是创造天地万物的主。感谢你将卑微的我们从尘土中拣选,感谢你让我和张总在工作中相识。
“主你知道张总内心的伤痛,你知道他已经失去一位挚亲。现在他的父亲正在病痛中,求神怜悯医治,求神保守治疗张老师的身体。
“求神怜悯这个家庭,让张总能够在照顾父亲的过程中感受更多的亲情,你掌管着生命的时间,求你怜悯这个家庭,让他们在地上有更多相处的时间……”
李芸的眼角溢出了眼泪,其实这样的祷告她不知在心里练习了多少遍,然而还是有些紧张。
背完主祷文,李芸自嘲说不要觉得自己神经。张林依然面朝前方,但是非常诚恳地说:“谢谢,听着特别舒服!”
那段祷告的录音保存在了张林的手机里。
李芸笑着说:“两三个人一起祈求就有神的同在,神会更愿意倾听,你也要祈求。”
张林认真地点头。
李芸轻盈地跳下车,长舒一口气,心中的负担一下子被释放了,心跳速度慢慢恢复正常。
一道阳光从厚厚的云层中穿出,正好照在她的身上,她忍不住唱起诗歌:
“这里有神的同在,这里有神的言语,这里有圣灵的恩膏,这里是另一个天地……”
教堂里面,弟兄姊妹正在打扫卫生。虽然是租的教堂,但是他们像是在打扫自己的家,李芸拿起抹布也参与进去。
05
一天晚上,张老师忽然又不舒服,120直接拉着到了医院。
第二天公司有展会,张林给李芸打电话安排工作,也让李芸和同事早上来医院门口找他拿资料。
李芸放下电话,却难以入睡,默默祷告后给张林发了一条微信:
“张总,你别着急,我不能帮什么忙,只能默默祷告了,求神医治张老师。”
张林回复:“谢谢。”
妻子给他送了饭,冷冷地说:“有事再打电话吧。”望着熟悉又陌生的妻子,他看着躺在病床上虚弱的父亲,有些痛只能打碎了咽到肚子里。
他打开手机,看着李芸的信息,走到窗边。寂静的夜,漆黑的天,然而此时竟有一颗星星在空中闪耀。
李芸和同事快到医院门口时,张林走过来。他穿了一件普通风衣,平时习惯竖起衣领,这次衣领平铺下来。头发简单地涂了发蜡,略有凌乱,但依然像一位绅士,风度翩翩。
当李芸越来越走近张林时,她突然感觉到有一股吸引力从张林那里释放出来,这股力量让李芸有些陶醉。
当她走近张林时,这股力量还在,甚至她不敢与他面对面站着,仿佛会一下子被吸到他怀里一样。
李芸低头拿张林给的公司产品,张林也低头。一瞬间,两人的指尖微微触碰到了,空气中顿时散发出一股异样甜蜜的味道,旁边的同事似乎也感觉到了。
从办公室到食堂有10分钟的路程,李芸不清楚从什么时候开始她盼望与张林同行,当只有他们两个人一起时,她甚至望着眼前的路想:
要是这条路没有尽头该多好,要是能一直这样走下去该多好。
她的内心一面是神圣的使命感,一面是暖暖的爱意,然而还有时常躁动的欲望。
一次两人一起出去工作。张林对李芸说附近有一处地方很不错,问她要不要去转转。尽管李芸很想去,但是内心的声音告诉她不可以,于是她拒绝了。
当她从张林的车上下来时,车子“嗖”的一下拐进了胡同。李芸的眼泪竟然流淌下来,怎么也止不住,她骗自己是风吹的。
她是多么想陪陪他,她的内心争战着。在过去的多少个夜里,她用默默的祷告与他一起守望他的父亲,也守望着他,多么期待与他单独相伴。
可是当他真的走近她时,她又顿时醒悟,自己并不是想要得到他。
06
很多事情,人无法预知。
由于总部不予注资,公司经营没有费用,几个月后便宣布解散。
李芸这才醒悟那股力量紧迫的带领。想到与张林分别的日子将近,她精心准备了一本圣经。她其实是想送给张林,但是知道他不会收,于是她又想了很多办法。
当李芸终于鼓起勇气将圣经送给张林时,他推辞说自己不需要这个。李芸早已想好说辞:不是送你的,是送张老师的,他在病房没事的时候可以看看,会有帮助的。
张林这才接受,李芸如释重负。旁边另外一位领导看到圣经,不屑地笑了笑。
分别的最后一天,张林没有开车。司机是一位气质优雅的女士,但并不是他的妻子,张林自然地坐在副驾驶。
李芸恰巧看见了。张林下车和李芸解释说是一个邻居,顺路一起过来的。
尽管如此,李芸内心依然失落,却也庆幸自己那天的坚持。
望着他远去的背影,她在心里默默祝福:以马内利。仿佛要把这句话刻到他身上似的。
他是多么有魅力,他也说过曾经的助理知道他结婚了还想追他,那个上游公司的女经理将别人都拒之门外,唯有张林一次搞定业务。
他身后还不知有多少个爱慕者,李芸想到这些心里酸酸的,很想找个没有人的地方哭一会儿。
她伤心,因为她想知道,为什么至高者要把这样一个人放到自己的生命中?他不是坏人,就是女人缘太好了。
她在心里抗拒着,但是内心总有一股感动在她的心间。是啊,不为别的,为了素未谋面的张老师,那个还与病魔抗争的老人,那个还未走出黑暗的老人。
而且哪里有完全的人呢?谁又是完全圣洁的呢?内心的污秽只有自己知道。
07
2020年,当人们正准备欢欢喜喜迎接新春佳节时,一场突然起来的病毒席卷全球,忙碌的人类立刻被摁下了暂停键。
自从公司解散,李芸与张林再也没有见过面。只是李芸时常在半夜醒来,想起苦苦挣扎的张老师,这个生命即将走向终点的老人成了她心中的负担,同时也带给她灵里前所未有的感动。
几乎每个礼拜,她都会为这位老人、为张林献上最真诚的祷告。她也在争战中,依然纠结自己是怜悯这位素未谋面的老人,还是爱慕风度翩翩的张林,所以才爱屋及乌。
她不清楚,一种极为高尚的情感和一种眼目的情欲交织在她的内心。
至高者还是安排他们有了交集,但是因为疫情,他们在工作上的合作只限于网络,他们的交往被限于不同空间的同一个时间。
在这期间,李芸也有几次提到为张老师祝福祷告,张林每次都会礼貌地回复“谢谢”或者“感谢”。
绅士般礼貌的回复规规矩矩,平静得没有任何波澜。或许她的祝福上帝没有收到,更没有回馈到他那里。
时间到了2020年9月中旬。李芸这段时间心里非常不安,当她为张老师祈祷时常常有一股阻挡的力量,之前那种畅通无阻的感觉荡然无存。
她想联系张林问问情况,却担心太过唐突,毕竟他们的工作只是每月联系一两次,微信里面简短交流即可。
于是李芸没有打扰,还是默默祈祷。尽管内心深处异常难受,但她更相信凡事都在祂的掌管中。
2020年10月初的一天上午,李芸突然收到张林发来的微信,眼泪顿时流下来:
“谢谢你一直以来给我父亲的祈祷,我父亲走了,后事已办完,特别感谢。”
李芸看着这条信息,不知该如何回复,她矗立在风中很久,任凭风吹乱了自己的头发。
她猛然打开他的朋友圈,头像下面赫然写着:
“2016年9月29日凌晨4点30分
“2020年9月29日凌晨4点50分”
原来张老师已在9月29日离世,距离李芸那次在车里为其祷告将近一年的时间。
李芸非常难受,但是却有另外一种安慰油然而生:
“主啊,感谢你,是你借着这样看似巧合的时间来安慰我吗?古人常说不求同月同日生,但求同月同日死。这对老人是你特别恩待的,是吗?
“他说‘特别感谢’,是对这件事情的肯定,对吗?主啊,求你安慰我。”
